這次的聚會舉辦在

【Mama Inca 印加媽媽 秘魯餐館】

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31巷1-1號 no.1, No. 1, lane31, Rei-an street, Daan District, Taipei City, 106

均消費 (含一成服務費) : NTD 400-500

外送 : 可,NTD 600以上,方圓 1 公里內

 

老實說是我第一次吃,之前聽過在台灣的秘魯朋友推薦,但沒試過

老闆是庫斯科人,google到了影片,兩人在馬丘比丘相遇,看完會覺得老闆夫妻的故事很有趣~

 

在台北捷運大安站附近,沿著復興南路二段,步行5分鐘左右。看到三商美福後,走後面的巷子,巷弄內很安靜

1658388411682.jpg

 

餐廳外牆木頭風整個漆成紅色、裡面牆面橘色+亮紫色,擺了很多草尼馬和原住民娃娃,很有拉丁氛圍

1658388306902.jpg

 

當天19:00 到,人不多,有1桌準備離開,有1桌剛來,我們佔了3桌,來看一下菜單

292819023_1497670593988600_7609758800405612816_n.jpg

293324079_1497670400655286_7926078754368182171_n.jpg

 

老闆娘推薦了檸檬涼拌魚、牛肉彩椒藜麥飯、秘魯烤雞藜麥飯和秘式醬汁魚排藜麥飯

 

我點了秘式醬汁魚排藜麥飯 Pescado a la chorillana,主餐都有附生菜沙拉,藜麥飯Q彈,超香。醬汁味道很讚! 祕魯菜應該大部分台灣人都能接受。魚排要沾著醬汁吃,不然會有點乾 

藜麥(學名:Chenopodium quinoa)是一種南美高地特有的穀類植物,主要分為三種顏色,白藜麥、紅蔾麥和黑藜麥,三種都可以食用,大致上營養價值差不多,老闆使用的紅藜麥含有更豐富的纖維素和鐵質。PS 台灣紅蔾和南美紅藜麥是不同的東西,雖然很像,但台灣紅蔾是原住民釀酒的材料,可以像藜麥一樣煮熟代替米飯食用

做完影片圖片刪了,都是影片截圖,湊合一下

S__22265879.jpg

 

其他人點的

檸檬涼拌魚 Ceviche    超好吃! 推薦

S__22265870.jpg

 

秘魯烤雞藜麥飯 Pollo a la brasa con quinua

S__22265873.jpg

 

核桃黃醬雞絲藜麥飯 Aji de gallina

S__22265877.jpg

 

牛肉彩椒藜麥飯 Lomo saltado

很多秘魯料理跟中餐很像,一百多年前,大批中國移民來到秘魯,多數來自廣東,19世紀末成為主要勞動力,在距離利馬市約300公里處有一座被鳥糞覆蓋的「鳥島」。觀光客出海參觀時,能聽到船長說明「華工對開採鳥糞做出巨大貢獻」。華工在秘魯安頓下來,飲食文化跟著留下扎根

S__22265872.jpg

 

煙燻香腸薯條 Salchipapa

S__22265878.jpg

 

印加紫玉米汁 Chicha Morada

紫玉米來自祕魯安地斯山脈,味道非常的特殊,有點像是發酵過的果汁,非常奇妙的口味。調製時,常加入鳳梨,肉桂,丁香、糖做提味,抗氧化功效強 !

S__22265876.jpg

 

皮斯可酒 Pisco Sour

又稱「香水白蘭地」,16 世紀西班牙人殖民南美洲時,傳入釀酒技術後演變而來的

維基百科: 

16世紀西班牙人殖民南美洲時發現南美洲並沒有葡萄,對於天主教國家來說,沒有葡萄代表沒有葡萄酒,沒有葡萄酒每週教堂禮拜就不能順利舉行

於是於1553年時,西班牙下令由西班牙船運葡萄至秘魯伊卡地區種植。意想不到的是,秘魯氣候及土壤非常適合摘種葡萄,常導致葡萄過剩。過剩的葡萄就留給當地居民自行運用,當地的居民把葡萄拿去蒸餾。這就是第一批皮斯可酒

當時這種烈酒並沒有名字,是因為在南美洲各殖民地聲名大噪,大家開始詢問這種酒烈酒的名字,於是將這種烈酒取名自當地出口的港口「皮斯可港」

1830年秘魯正式出口第一批皮斯可酒,目的地是美國舊金山

有人說原產地在秘魯,有人說在智利。網路上文章說: 在智利,秘魯的 Pisco不符合智利的釀酒標準;而在秘魯,進口智利的 Pisco 可是非法的。(很尷尬的是…智利卻是秘魯 Pisco 最大的進口國)滿有趣的

皮斯可酒香氣很甜,喝起來卻不太甜,酸甜的口感能完全襯托出基酒的特色 

S__22265875.jpg

 

印加可樂,原本要點...知道是泡泡糖口味,飲料偏好微糖、1分糖的我就滅火了

images.jpg

 

牛奶米布丁 

1658392136251.jpg

牛奶米布丁Arroz con leche 和 歐恰塔 Horchata 到現在還是我不太能接受的甜點和飲料。住在墨西哥時,幾乎是餐廳基本配備 ,拉美每個國家都能買到

牛奶米布丁 Arroz con leche: 顧名思義就是牛奶+大米煮成的甜點,會再加糖、香草精、肉桂和檸檬皮

歐恰塔 Horchata: 原產於西班牙瓦倫西亞,用油莎草塊莖、水和糖調配而成。但在墨西哥菜中,歐洽塔改為大米為主原料。雖然這種飲品通常是濃稠的白色,但不一定需要牛奶,用扁桃代替也行

可能因為以前都喝到墨西哥版本,我覺得兩者味道很像

 

這次沒胃吃甜點了,瑪卡冰淇淋據說很道地,下次再來吃!

網路圖片

1658392249050.jpg

 

另外...我有位已經回秘魯的秘魯朋友,她吃素,唯一能破戒的是天 竺 鼠 CUYS (嚇) 

她說味道很特別,很多台灣旅遊部落客嘗試過,未來去到那,我會想試試 !

網路圖片

1658392984928.jpg

 

平常印加媽媽也很常辦旅遊講座、拉美相關講座,可以追蹤他們的 fb

1658389905-1987053035-g_l.jpg

 

我做了影片,照片拍太少了,看看影片吧

arrow
arrow

    Cata Viva 拉丁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